1971年4月25日的晚上,宋子文与妻子在美国旧金山参加了一场精心准备的晚宴。为了这场晚宴,主办方特地邀请了粤菜厨师,精心准备了正宗的家乡菜肴,目的是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宋子文一尝久违的味道。宋子文见到这些地道的美食,十分高兴,吃得非常尽兴,与席上的宾客们举杯共饮,气氛热烈。大家互相推杯换盏,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。然而,欢乐的时光没能持续太久。就在他品尝美食时,突然一块食物卡住了喉咙,导致窒息。尽管有人试图抢救,但由于情况太过突然,宋子文最终没能挺过这一关,享年77岁。
宋子文的葬礼定于4月30日举行。考虑到他在中美关系中的特殊地位,美国总统尼克松特意结束了假期,亲自出席了葬礼。尼克松如此重视宋子文的葬礼,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外交考量。实际上,这一举措也是尼克松借机邀请宋庆龄访美的一个策略,目的是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,并寻求中美之间的破冰之旅。为了这个目的,尼克松指示美国政府分别给宋庆龄、宋美龄和宋霭龄发去电报,邀请她们参加宋子文的葬礼。
三姐妹接到电报后,心情都非常沉痛。她们虽然同为一母同胞,但由于政见的分歧,几十年来一直未能团聚,甚至连最后一次见面都未能实现。特别是宋子文的葬礼,成了她们唯一能再次相聚的机会,三人都渴望能够亲自参加。宋美龄是最早接到电报的,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后,她悲痛欲绝,泪如雨下。她很快便向蒋介石请示是否该前往美国,内心的纠结和复杂让她无法轻易决定。蒋介石也在思索是否允许她前去。自从国民党败退台湾后,尤其是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,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日益冷淡,并开始主动寻求与中国大陆对话。最近,中国大陆的乒乓外交也取得了显著成功,成为中美关系的转折点。美国显然意识到改善与中国大陆关系的重要性,这使得台湾与美国的关系变得愈加微妙。面对美国邀请宋美龄参加葬礼的电报,蒋介石意识到这是美国对台湾的一种示好,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,于是强烈支持宋美龄前往美国。
展开剩余61%于是,宋美龄迅速登上了“美龄号”专机,准备飞往美国,并告知美国方面她的抵达时间和地点。与此同时,宋霭龄也几乎同时得知了宋子文的去世。作为宋家长姐,她的心情同样无比沉痛。尽管她的儿子孔令侃与宋子文曾因经济问题发生过激烈冲突,但她和宋子文毕竟是亲姐弟,血浓于水。宋霭龄与宋美龄保持了密切联系,迅速商讨了出发的安排,并计划一同前往美国参加弟弟的葬礼。
远在中国大陆的宋庆龄,得知消息后同样表现出深切的关怀。经过中央批准,她也决定出席宋子文的葬礼,并迅速向美国方面发去了电报。看似一切都在按照尼克松的外交计划顺利进行,然而,事态却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变化。
当“美龄号”专机飞行至夏威夷上空时,宋美龄突然收到了蒋介石发来的加急电报。电文中写道:“请专机在夏威夷降落,暂不飞往纽约。何时起飞,专电另告。蒋中正。”宋美龄心中一紧,立即意识到事情可能有了突发的变化。专机落地后,她迅速要求工作人员查阅美国的报纸,想要了解最新的动态。果然,《纽约时报》发布了一条消息,称:“宋子文葬礼临近,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女士将近期飞往纽约。”看到这条新闻,宋美龄顿时明白了蒋介石为何会发来紧急电报。
随着葬礼临近,宋美龄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她急忙向蒋介石发送电报,请求他尽快做出决定。与此同时,她也给大姐宋霭龄发去了电报,告知她当前的局势,并建议她暂时不要出发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舆论问题。蒋介石经过深思熟虑后,终于意识到,美国邀请宋美龄参加葬礼的真正用意并非是为了修复与台湾的关系,而是想借此机会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。蒋介石感到自己被美国“利用”了,心中既气愤又失望。因此,当宋美龄再次请示是否该参加葬礼时,蒋介石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明确的回应:不能去!
收到这一决定后,宋美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失望。她原本极想亲自送别哥哥,但眼下的政治局势让她无法如愿。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后,宋美龄还是决定给大姐宋霭龄发电报,劝她也放弃前往。最终,宋霭龄以身体不适为由,回函美国政府,表示无法出席葬礼。
而在中国大陆,宋庆龄由于没有合适的专机,也未能如愿参加葬礼。如此一来,原本三姐妹都打算参加的宋子文葬礼,最终却未能成行,成为宋家一个无法抹去的遗憾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